都江堰灌區作為全國第一大灌區,每年的春灌啟動都是“重頭戲”。在都江堰灌區2025年用水管理工作暨春灌啟動會上,一個變化引人矚目——相比以往,供水區域新增了內江市資中縣。
“今年都江堰灌區灌溉面積將達到1164.7萬畝,覆蓋全省8市41縣(市、區),並將首次實現向川南經濟區供水。”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負責人介紹,這是都江堰灌區發展史的又一個重要突破。
這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活著的水利工程”,灌區持續擴面的背后,有哪些故事?
以佔全省5%的土地貢獻25%的糧食產量和48%的GDP,惠及3000萬人口
“2000多年來,隨著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不斷建設與發展,灌區的灌溉面積也在持續擴大。”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水文化處副處長陳金明介紹,相關史料顯示,都江堰开云网站 kaiyun网址灌區的灌溉面積在漢代時期約為70萬畝,宋代時期約為150萬畝,清代時期約為300萬畝。
到了近代,由於戰亂等原因,都江堰水利工程一度疏於管理。1949年,都江堰灌區的灌溉面積已萎縮到280余萬畝。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供水處相關負kaiyun登录入口 kaiyun平台責人介紹,新中國成立后,都江堰灌區迎來多次重大擴容。特別是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通過修建人民渠、東風渠等骨干渠系,岷江水三穿龍泉山脈,都江堰灌區打kaiyun登录入口 kaiyun平台破了自然地理的束縛,供水進入川中丘陵,灌區面積提升至600余萬畝。
1993年,都江堰灌區的灌溉面積突破1000萬畝大關。2021年,毗河供水工程一期通水后,又新增改善灌溉面積125萬畝,惠及225萬城鄉居民,灌區面積達到1130.6萬畝。
今年增加資中縣供水區域后,都江堰灌區的灌溉面積將達到1164.7萬畝,涉及成都平原經濟區的大部分區域和川南經濟區的部分區域,繼續穩坐全國第一大灌區交椅。
如今,都江堰灌區以佔全省5%的土地貢獻25%的糧食產量和48%的GDP,惠及3000萬人口,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核心水支撐。無論是從經濟總量,還是灌溉面積等維度看,都江堰灌區都是名副其實的“超級灌區”。
灌區不斷擴容,水還夠嗎?都江堰灌區的“重頭戲”——春灌啟動,一般是指每年的春灌供水工作會。這個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決定了灌區各用水片區今年能夠獲得多少水量。
以去年為例,都江堰渠首引水105億立方米,全灌區供水76億立方米,春灌累計供水18億立方米。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供水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引水量和渠道輸水能力有限,過去灌區常有“爭水”現象,即渠道上游的平壩灌區可以優先使用水資源,因此,用水高峰期渠道下游的丘陵灌區有時會處於斷流狀態。
每年春夏兩季,上游的高山融雪和豐沛降雨給岷江帶來浩大的水流。既然都江堰灌區引水量有限,繼續加大力度從岷江引水是否可行?
“不可行。”四川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岷江上游(都江堰魚嘴斷面)年均來水量約140億立方米,70%的水被引入都江堰灌區,已經“不堪重負”。
此外,根據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雷孝章教授等學者的研究,岷江上游徑流近五六十年來已顯著減少。據控制岷江上游水文狀況的紫坪鋪水文站長期連續觀測,岷江上游年平均徑流量在上世紀30年代時為174億立方米,上世紀60年代時為155.8億立方米,到了上世紀90年代則降為132.6億立方米。
“氣候變化是岷江上游徑流減少的主要因素,同時人類活動對徑流變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雷孝章說。
岷江上游徑流來水是都江堰灌區的主要水源,但岷江水資源不是無限的。當前,都江堰灌區擴面背后的水資源挑戰已經十分嚴峻。根據都江堰灌區規劃,未來灌區灌溉面積還將達到1519萬畝,如果繼續過度開發岷江水資源,將帶來嚴重用水“危機”。
一方面是都江堰灌區灌溉面積的持續增加,另一方面是岷江上游徑流的減少。一增一減之間,如何平衡水資源的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
都江堰灌區的水資源挑戰,不單是灌溉面積增加所導致,還有人口增加、工業、生態用水增加的原因。
同樣以2024年為例,都江堰灌區全年供水76億立方米。其中,農業供水為39億立方米,佔比51%。另外還包括生活供水22億立方米、生態供水14億立方米以及工業供水6900萬立方米。
如今,都江堰灌區受益人口已超3000萬。隨著成都平原經濟區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以及人口逐漸增長,供需水矛盾將日益加劇。根據四川水安全保障中長期規劃測算,預計到2035年,都江堰灌區年供水缺口將達25億立方米。
先看節流。即在現有水資源總量基礎上,開展節約用水,減少水資源浪費的活動。
“近年來,都江堰灌區先后推進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持續完善和提升灌區水網輸配水能力,年增節水能力5.34億立方米,2023年獲得全國‘節水型示范灌开云网站 kaiyun网址區’稱號。”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但僅靠節流措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灌區水資源緊張的問題。
再看開源。除了岷江上游徑流來水,灌區內修建的各類水庫也可以攔蓄降雨,也就是“向天要水”,例如黑龍灘水庫、魯班水庫、三岔水庫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囤蓄的水源,成為灌區用水的補充。
此外,向岷江流域之外“借水”也是重要的開源選項之一,這由此催生出四川水利建設史上的世紀工程——引大濟岷,即引大渡河之水補濟岷江流域。
根據引大濟岷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等資料顯示,工程從大渡河瀘定水電站庫區引水,2035年引水量15.39億立方米、2050年引水量18.09億立方米。
“引大濟岷不是替代都江堰,而是為其帶來新的生命源泉。”上述負責人表示,引大濟岷工程今年將開工建設,工程建成后,都江堰灌區將以岷江、大渡河為雙水源,為都江堰灌區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堅實水安全支撐。(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明亮)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最近,随着我市逐渐增多的一户一表水表改造项目,一些用户反映他们的水表出现了“自转”的现象。在过去,大家共用一个总表时,如...
居民用水管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震动,并产生噪音,给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不便。尽管引起震动噪音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可以概括为以下...
某某自来水业务系统,是一套适合各种规模自来水公司的网络版自来水多种类业务管理软件。根据各大自来水公司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自主...
防冻保暖是确保用水设备在寒冷天气中正常运行的关键措施。以下是开云网站常用几种常见的防冻方法:关闭水表前阀门、打开后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