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谢了!多亏了党委、政府的帮助,我的甘蔗有救了!”4月18日,大化瑶族自治县江南乡江洲村村民卢大爷激动地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说道。当天,江南乡党委政府组织党员干部调配抽水设备,帮助开展抗旱保苗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夏粮稳产。
据监测资料显示,2024年11月以来,大化县降水量为54.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3成,为1998年以来同期最少。全县气象干旱面积100%,16个乡镇均为特旱,全县普遍遭受旱情影响,受旱面积1.2万亩,受灾人口共1.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万亩。
县四家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指挥抗旱救灾,成立4个抗旱应急指导组,安排专项抗旱资金用于水源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技术推广和救灾补助,实行抗旱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将抗旱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县应急管理局牵头建立“旱情实时监测平台”,水利、农业、气象等多个部门数据共享,实时更新全县土壤墒情、水库水位、人畜饮水等关键指标,提前发布预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抗旱项目建设,对参与人畜饮水、灌溉用水钻井工程和对农作物抽运水抗旱实行财政补贴。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资金使用、物资调配和责任落实,对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确保抗旱工作有序、高效、科学开展。
中午时分,村委会副主任韦开云网站 kaiyun网址启恩拉了满满一车水送到了六远屯,群众家中已经见底的水缸重新泛起涟漪。村民韦奶奶激动地说:“多亏了他们,我们才有水喝!”连日来,覃加升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队员、队长逐户排查,通过协调组织安排送水,已经解决了六远屯等5个屯270多户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
该县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人饮后灌溉”的工作原则,科学有序推进抗旱救灾工作。全县组织40余支党员队伍组成的“红色送水军团”,采取“定点供水站+流动补给车”模式,24小时随时出现群众的家门口。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出车2350台次,运送“生命之水”超过2万吨,有效解决1.1万余人的临时饮水困难。
全县后盾单位派出骨干力量深入所联系村屯开展抗旱救灾保生产工作,因地制宜制定“一村一策”供水方案,通过新辟水源、设施修缮、水源共享等措施,指导群众抗旱保春耕,把旱灾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位于岩滩镇古龙村的广西东扛矿业有限公司响应村党支部号召,利用企业洒水车为90亩干旱农田实施应急灌溉,惠及70余户农户。这样的“村企联动”案例在大化抗旱战场上不断上演。
同时,全县广泛开展节水宣传,依托“村村响”广播、微信群等渠道,推广“阶梯式用水”、“错峰用水”、“一水多用”等节水措施,党员带头示范,引导群众增强节水意识,开展全民节水行动。
当天打的井出水量15吨/小时,受益群众133户503人。党员与群众心贴心,携手对抗旱魔,这样的场景在大化各个旱区随处可见,党群之间的感情在同甘共苦、并肩作战中得到了升华。在抗旱一线,党员干部既是抗旱送水员,更是民意的“情报员”。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党员志愿者组成民情摸排专班,深入村屯搜集社情民意。
“弄花屯韦大爷家蓄水池见底”“板良蒙叔有3只肉猪即将出栏,大家帮寻找买家”“弄哈屯蓝奶奶的高血压药即将断药”......一条条“民情清单”迅速汇总到乡镇指挥中心,再由指挥中心派出工作单,落实专人负责解决群众问题。
尽管旱情仍在持续,但在红水河畔的千山万弄间,党旗始终是最鲜艳的标识,在抗旱保民生的战场上,随时随地出现一幅幅党群同心共渡难关的动人画面。
最近,随着我市逐渐增多的一户一表水表改造项目,一些用户反映他们的水表出现了“自转”的现象。在过去,大家共用一个总表时,如...
居民用水管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震动,并产生噪音,给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不便。尽管引起震动噪音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可以概括为以下...
某某自来水业务系统,是一套适合各种规模自来水公司的网络版自来水多种类业务管理软件。根据各大自来水公司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自主...
防冻保暖是确保用水设备在寒冷天气中正常运行的关键措施。以下是开云网站常用几种常见的防冻方法:关闭水表前阀门、打开后水龙头...